吕玉刚:
尊敬的续梅主任、张厅长、邹厅长、虞教授,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山东举行“1+1”的新闻发布会,我记得2016年教育部的第一场搬到地方的新闻发布会是在山东召开的,当时发布了中小学指德育指南,所以这次再次到山东来开学前教育文件的新闻发布会,感觉很亲切,也很高兴。这也说明山东的教育工作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工作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值得大家去学习。
借这个机会再次感谢各位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多年来,大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广泛的宣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重大举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印发关于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个文件下发以后教育战线尤其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同志们以及广大幼儿园的教职工们欢欣鼓舞,非常振奋。这个文件我们最近也关注了各方面媒体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文件也给予了广泛的好评,高度的评价。这个文件的印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办好学前教育的坚强意志,对广大学龄前儿童的亲切关怀。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文件的有关情况。
第一,关于文件的起草背景。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以县为单位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前教育的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到2017年全国幼儿园共有25.5万所,在园幼儿460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9.6%,比2012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可以讲“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学前教育还存在着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系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等突出问题,“入园难”“入园贵”仍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所以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学前教育”,并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七有”重大民生问题之首,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要加强学前教育的系统谋划。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学前教育工作的汇报,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等9个部门对全国13个省(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部署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本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委托驻外教育处组、有关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对国外学前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全面系统分析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这个文件稿。这个文件稿于2018年7月份提交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了这次深改委的会议。这是起草的主要背景和过程。
第二,是《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若干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大家都知道2010年的时候国务院发过一个“国十条”,这个文件也非常重要,推动学前教育进行了改革,推动学前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这次的《若干意见》是在总结过去经验,面对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一个新的顶层设计,着力破解我们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这个《若干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实际行动,《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我特别希望各位媒体的记者充分理解,对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属性,在这个文件当中给予的高度重视。可以讲,这是这个文件最重要的特征,是我们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逻辑起点。这个《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我们讲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短板,主要是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事业发展不充分。这里面包括了我们的资源供给、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的政策存在着不完善的一些问题。这个《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
《若干意见》共分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强调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重要责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这八个字的目标也非常重要,也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当中提出了学前教育这样八个字的发展目标要求,针对性非常强。
《若干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到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提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0%,也就是说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占比达到80%,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样一个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够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来有效地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这是一个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优化布局结构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说为了实现我们的普及、普惠的目标,我们必须在办园体系上,在办园结构上有合理的设计。强调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服务,规范营利性民办园的发展,使办园结构和资源供给既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强烈愿望,又要满足一些家长多样化的选择性需求。实际上,将来在我们的办园体系当中,有公办园,有普惠性的民办园,这是主体,绝大多数,同时还有一部分营利性的民办园,满足家长选择性的需求。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如何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出要求。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国家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普惠性的幼儿园。二是积极挖潜扩大增量。也就是千方百计、多种渠道来扩大我们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充分利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举办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和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单位举办公办园。三是规范小区配套园建设使用,并开展专项治理,将小区配套园建成公办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的民办园。这是扩大我们普惠性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大力度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要求各省(区、市)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
第四部分是对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提出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出水平。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二是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因为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所以必须完善我们的成本分担机制。到2020年,各省区市要出台并落实公办园生均拨款标准或者是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现在大多数省份也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一些文件,还有一些省份没有出台,所以要加快出台。标准偏低的省份也应该适当提高一些标准。要制定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村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财政补助政策。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接受能力,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也就是我们公办园的收费标准不能长期不动,要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适当进行调整。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坚决抑制过高的收费。
三是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我们的政策是非常严谨的一个系统,在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的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包括我们的一些孤儿、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要适当给予资助。
第五部分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要严格地依照标准来配备教职工。因为保障学前教育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满足教职工配备的基本需求,这是遵循教育规律、发展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基础。要求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民办园要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第二是要健全待遇保障机制。要认真解决公办园教师待遇问题,明确提出了要统筹公办园教职工公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公办园所聘用教授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现在客观上我们存在着在同一个幼儿园,因为身份的不同教师的工资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所以这次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这两个统筹,这两个统筹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资标准上要统筹,要执行相应统一的工资收入政策。
第二在经费渠道上要统筹,都要有经费的保障。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将公办园当中的保育员、安保、厨师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这个也很重要,也是保障保教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生活服务方面的保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家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已经实施了生活补助政策,这次对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老师也给地方留出政策的空间。民办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这也是一个重大政策,对解决民办园的教师工资偏低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一些要求。各类幼儿园要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文件还对教师的职称、奖励等方面的政策也做出了规定。
三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严把幼儿园教师的入口关,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办好幼儿师范教育,扩大有质量的教师供给。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我们有一个专项的规划,来全面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保教的素质和能力。
第六部分是强化监管提出要求。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措施,因为过去我们幼儿园的监管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所以这次文件也高度重视幼儿园的监管问题。一是完善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机制。要充实教育部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二是要加强源头监管,严格落实幼儿园的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制度。三是完善过程监管,强化对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方面的动态监管。四是强化安全监管,健全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的能力。五是严格依法监管。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对存在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次这个《意见》提出了四个监管,从源头、过程、安全、依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监管。
第七部分是规范发展民办园提出要求。强调在坚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的同时,要强化民办园的规范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要稳妥实施分类管理,明确分类管理政策,确保分类登记平稳实施、有序推进。这个跟《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是相一致的,稳妥地实施分类整体管理。二是针对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要进行坚决遏制。对规范发展民办园主要是在办园方向上、办园行为上进行规范,因为我们的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不能把它作为逐利的一个市场,不能允许有过度的逐利的行为的存在。所以这次《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资本、协议控制等方式来控制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和非营利性的幼儿园”,同时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者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者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等规定,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这是填补了制度的空白,堵住监管的漏洞,促进学前教育回归教育本位,回归育人本位。
三是将无证园要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稳妥做好排查、分类、扶持和治理工作。也就是通过我们的排查、治理、分类、整改,使基本符合办园条件的,该发证的发证,实在不具备安全、卫生等办园条件的,该停止的停止,该关门的要关门,维护广大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发育的需要出发,做好清理、治理工作。
第八部分对提升保教质量提出了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引导幼儿园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安全、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图书,改善幼儿园的保教环境和条件。二是坚持保教结合,寓教于乐,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这个教育部已经部署开展了“小学化”的专项治理工作。三是完善学前教育的教研体系,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充分发挥教研对提高保教水平,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作用。第四是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质量评估的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我们质量评估的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九部分是强化组织领导提出要求。重点强调了加强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完善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还提出要制定《学前教育法》,这个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现在教育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起草这个法的文本,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下一步的有关工作考虑。
《若干意见》所提出的九个部分35条重大政策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前教育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行动指南,必将对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美好期盼,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若干意见》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筹备开好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二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按照这个文件提出的有关任务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一些配套措施,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园长的培训,使这个文件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贯彻落实。三是要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亟待治理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加大专项治理的力度,有四个方面的专项治理。为什么这个文件的名称突出“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际上这里面是富有内涵的,我们在治理上要下更大的功夫,突出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小区配套园的专项治理,这个很快就将部署这项工作。第二个是无证园的专项治理。刚才我已经解释了。
第三个就是过度逐利行为的专项治理。这个教育部和金融监管部门将联合出手完善有关的制度措施。第三个继续深化我们幼儿园“小学化”的专项治理,继续把这个工作做好,重点是开展这四个方面的专项治理。使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加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使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态更加良好。四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推进学前教育走上依法办园、依法治教的轨道。五是密切跟踪各地《若干意见》落实进展情况,确保《若干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近期重点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
在这里特别希望各位媒体记者同志们、朋友们,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深化对《若干意见》的正面宣传和解读,加大对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对贯彻《若干意见》的重要部署、重要举措的宣传,及时报道宣传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营造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我就向大家介绍这些,谢谢。
续梅:
感谢吕玉刚司长,下面请张志勇厅长介绍山东省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行规范管理,以及完善教师编制补充和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有关做法。
张志勇:
尊敬的吕玉刚司长,续梅主任,姜瑾司长,虞永平教授,各位记者朋友,我把山东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今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率达到80%,将学前教育工作成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目前,我省采取的措施和主要成效是:
第一,重规划,强化公共服务布局。
一是科学规划。以县为单位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的总体布局规划,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学位50万个。二是优化布局。在城镇按照每3000到5000人居住区设置1所6个班以上规模幼儿园的标准,来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在农村每个乡镇街道建设至少一所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按照覆盖3000至5000人口的标准建设村办幼儿园。
第二,扩资源,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实施“六大工程”,扩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一是强化城镇幼儿园配套建设工程。由住建部门牵头,明确教育、规划、土地等部门的责任,设置“制度卡口”,做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幼儿园的公益普惠性质。二是启动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加强部门的协作,对未规划幼儿园、规划幼儿园不足、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五种情况进行分类整治,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日照市为例,目前已有7所幼儿园通过了无偿移交、2所通过回租办成了公办园,29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助办成了普惠性民办园。
三是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实现了贫困村学前教育的全覆盖。四是实施民办幼儿园发展工程。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办园。五是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教师培训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目前普惠性民办园占民办园总数的48.8%。六是实施“优质园+”办园模式。建立完善示范园对薄弱园、农村园、民办园的结对帮扶机制,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第三,核编制,解决机构和队伍问题。
一是核定机构编制。重点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实验幼儿园、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学校附属的幼儿园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对未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幼儿园,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二是核定人员编制。2018年,按照编制标准全面完成公办园的教师核编。编制总量无法满足的地区,探索实行人员总量备案管理,年内全省公办园将全面完成核编工作,预计将会有1700多所公办园新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保障公办园的教师需求。
三是提高培养层次。实施公费师范生乡村幼儿教师培养计划,每年招收1500名。这个工作我们2018年已经开始启动。新进教师必须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
第四,创机制,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18年我们将省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补助提高到了3.9亿元,加大对市、县学前教育投入力度。二是制定生均拨款标准。省财政厅会同教育厅制定了公办园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710元。也就是小学生均拨款的标准。三是完善分类收费机制。对幼儿园实行分类评估,依据评估认定的结果实行分类收费、优质优价。
第五,强管理,解决保教质量问题。
一是加强督导。建立责任督学制,每10所幼儿园配备一名兼职督学。二是启动无证园整治。目前,全省已取缔无证园826所,整改、准入569所,明年3月底将全面完成无证园的整治。三是加强小学化治理。标本兼治,一手抓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治理,一手抓好小学的零起点教学,我们出台了零起点教学指导意见,治理的效果已经开始呈现。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张志勇厅长。下面我们请邹联克厅长介绍贵州省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方面的有效做法。
邹联克:
尊敬的吕玉刚司长,续梅主任,姜瑾司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期盼已久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问世,我们倍受鼓舞。《意见》的颁布实施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坚守,更加坚定了我们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强大信心和决心。根据安排,下面我就贵州省坚定公益普惠方向,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些做法做如下汇报。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着力。
第一,坚定公益普惠,着力扩大普惠资源。
普惠性的幼儿园最为群众所期盼,唯有公益普惠,才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根本之策,才是满足人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重要之法。我们省坚持农村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城市新增幼儿园以公办为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教育。2011年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府投入学前教育资金超过100多亿,通过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每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0多所,2015年底,我们每个乡镇至少有了1所公办幼儿园,部分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已经有了第2所和第3所公办幼儿园,全省一半以上的村也建了公办幼儿园。
截止到去年底,我们省公办幼儿园占比从2010年的28.6%增加到了2017年的52%,也就是超过一半。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达到了53%。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了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了77.8%。从2016年开始,我们贵州省率先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将近10亿,惠及87个县将近1万所学前教育机构的86.16万名农村儿童,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营养改善计划的全覆盖。这是第一个着力。
第二个着力是拓宽用人渠道,着力强队伍。
教师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巩固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成果的重要保证。我们省采取了强力措施来解决教师的补充问题。一个是制定了1:6-1:8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这是以政府的名义来要求的。二是省政府明确要求每年全省要新增公办幼儿教师不少于5000人,各地也竭尽全力打通事业编制向学前教育倾斜。7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36650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6倍。
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乡村幼儿园志愿者、非在编教师达到6000多人。第四是从2016年开始我们省将幼儿园教师的招聘纳入了县级“特岗计划”,就是以县为单位实施幼儿教师的特岗计划。三年来我们招聘幼儿园的特岗教师5819人。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措施为新建幼儿园正常运行、为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提高质量有了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的保证。第五是指导13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我们在44所中职学校也有学前教育专业,还建设了5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人才培养的规模。
第三个着力就是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提质量。
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加大管理力度。
一个是建立管理机构来抓监督管理。我们省2011年成立了学前教育处,应该说这是在全国各省也是率先的,目前我们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州、一半以上的县都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同时我们以优质幼儿园为依托成立管理的共同体,采取蹲点帮扶、园长下派、教师交流互动等方式实现了县域内幼儿园监管的全覆盖,及时地应对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规范办园的问题,也有效地遏制了小学化现象的蔓延。
二是建立教研指导责任区抓质量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省通过推进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狠抓质量提升,实现了城市农村所有公民办幼儿园教研有带头人、教学有引路人,为有质量、上好园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从今年开始我们省专门设立了500万元的幼儿园质量管理的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幼儿园快速发展以后我们管理的需要。
推动学前教育改革最重要落实到儿童安全保障和健康发展上,目前我们省学前教育的有关指标已经达到了《意见》2020年的目标要求,但是我们深知发展公益普惠、安全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永远在路上。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按照刚才吕玉刚司长提出的下一步工作安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抓实工作,健全机制,补齐短板,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努力提高办园质量,让家长们更安心、更放心,让孩子们更快乐、更健康,为实现幼有所育交上一份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我就做这些汇报,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邹联克厅长,刚才听了张志勇厅长和邹联克厅长的介绍,确实山东和贵州的做法都特别实,成效也特别显著。本来今天的发布会还请了一位县长来,浙江省安吉县的县领导,熟悉学前教育领域的同志可能都知道一个词,叫“安吉游戏”,就紧紧围绕游戏做文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处处皆有游戏的环境和氛围。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给孩子启蒙教育,为孩子未来奠基,把幼儿从小学化模式当中解放出来,做法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因为昨天大雾,飞机起飞不了,所以今天没有赶来现场,唯有经验和材料供大家来参阅。按照奋进之笔“1+1”新闻发布会的模式,发布会上我们人员的组成是“1+1+1”,有三方面的代表:一个是教育部的司局长来进行政策的发布和解读,同时我们有地方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来进行经验的解读,第三个1,一定会请一位专家进行专家的解读。所以,最后请虞永平教授为我们做专家解读。
虞永平:
尊敬的吕玉刚司长,姜瑾副司长,续梅主任,张志勇厅长,邹联克厅长,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我作为专家代表做一个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开启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11月1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学前教育重要文件,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学龄前儿童的深切关爱,表明了党和国家办好学前教育,建成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坚强决心。《若干意见》的发布,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将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开启了新时代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新征程。
《若干意见》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了坚持政府主导和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入园贵”和“监管弱”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对此期盼已久,深受鼓舞,也进一步增强了从事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若干意见》强调牢牢把握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根本属性,要求优化和调整办园结构,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到2020年全国公办园在园幼儿原则上要达到50%,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办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引导扶持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幼儿园占比偏高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若干意见》确定了实现普及普惠的“双普”目标和办园结构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意味着未来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入园,10个在园孩子中有8个将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对各地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方向引领。
《若干意见》从维护社会公平、学前教育公益性的高度,对社会资本在学前教育领域过度逐利的行为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和规范性要求,这些规定对有效遏制当前一些资本吞噬普惠性资源、盲目扩张和过度逐利的乱象,对回归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属性,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规范发展,鼓励和引导有情怀的人士脚踏实地办教育,用有温度的资金举办有良知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若干意见》强化了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普惠性学前教育应该是有质量的教育。目前,“入园难”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入优质幼儿园难,学前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国际研究表明,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对人终身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奠基作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是前提。《若干意见》明确了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和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等四项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教师是提高质量的关键,《若干意见》将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并全面强化了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严格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对维护教师的基本权益,增强广大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教育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若干意见》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无论是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还是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都要以政府为主导。《若干意见》提出,落实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责任,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这是具有中国特色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管理体制,应该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优化,我们期待政府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监管方面发挥更加有力和有效的作用。
要落实《若干意见》精神,应该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必须由立法提供保障,这也是世界各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难点问题还有赖更具约束力的学前教育法加以解决和保障。要从法律上确认学前教育对人生发展、对家庭及对国家民族的价值,确保学前教育的地位、政府的投入、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通过强化执法检查,确保学前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要落实《若干意见》精神,应该加强研究和探索。《若干意见》确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举措,为学前教育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还有待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在政策、制度和实践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贯彻落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本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把握机遇,投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对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
续梅:
谢谢虞永平教授,我们的嘉宾介绍到这里,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吕司长好,我是光明日报的,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看到在《若干意见》里面提出来要提高普惠性、公益性,加大办园力量支持,在2020年的时候要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到全国原则上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个数字在有些地方可能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距离2020年这个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措施来保证这个任务的完成?另外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但是社会上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能纳入义务教育,您能否做一个权威的解释,谢谢。
吕玉刚:
谢谢光明日报的记者,你提出的50%的问题很关键,也是《若干意见》我个人认为最亮眼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我们在起草这个文件当中花的功夫最大,花的时间最多,沟通协调力气最大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也来之不易。我们经常提到学前教育最突出的矛盾是入园难、入园贵。入园难表现在哪里?主要表现在入公办园难,为什么?因为公办园长期发展,质量基本有保障,同时收费也比较低,所以大家都抢着上公办园,所以就难。
入园贵主要反映在入民办园贵,民办园收费高,这是一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次在研究《若干意见》当中始终围绕着破解这个矛盾来着力,到2017年,我们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是79.6%,离2020年我们提出的85%的目标也就5个多百分点,应该说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普惠性的覆盖率,我们只有70.6%(2017年),就是普惠性资源的入园率。离我们提出的80%的目标还有将近10个百分点。
从这两个比例可以看出,我们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工作的难点是怎么提高普惠性资源的覆盖率,提高普惠水平。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这次研究这个问题当中,从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的基本属性、特点出发,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幼儿能够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我们提出了一个双线提高的思路。一个方面要提高公办园的比例,另外一个方面要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就是两条腿走路。尤其要把公办园的比例提高。这是我国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办园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实际行动,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觉得这是符合逻辑的,符合道理的。
为了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要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要大力发展公办园这样一个思路。现在我们公办园2017年占的比例是44.1%,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是26.5%,加在一起是70.6%,是这样的一个比例结构。为了实现80%的目标,我们提出按照双线提高的思路,必须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衡价格主渠道作用。要逐步提高公办园占的比例,所以提出到2020年从全国来讲,原则上达到50%的目标。
这个目标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测算,是一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一个目标,充分考虑了各省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给各省留出了空间。我们是讲全国原则上达到50%,条件好的省份可以超过50%,条件相对弱的可以尽可能接近50%,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提高。因为文件当中特别提出来公办园偏低的省份要逐步提高公办园覆盖率的水平,从全国来讲到2020年实现50%的目标,是这么提出来的。
这个目标我之前也介绍了,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提出四条途径,不再重复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大小区配套园的力度,现在的配套园有相当一批没有建或者是建了没有交,没有办成公办园或者是普惠性民办园。如果通过治理能够把这部分小区配套园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做了认真的测算。在提高公办园的同时,我们要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使民办园的普惠服务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两条腿走路实现80%的目标。
如果公办园的水平不提高,那么就意味着市场的空间就大。市场的空间大,收费的水平就很难抑制住,很难压下来,所以入园贵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所以必须坚持公益普惠的方向,我们必须把公办的资源提高到这样一个水平。同时使普惠性民办园也相应提高,说白了就是这么一个结构,从全国来讲,公办园大概占50%,普惠性的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的民办园有20%的空间,满足一些特殊家庭选择性的需要,可以上高收费的民办园。这种高收费比过去的那种过度逐利的行为也应该得到了比较大的遏制,大体是这么一个结构。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调整,既提高了普惠水平,也鼓励支持了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也给营利性民办园也留出了空间,不是民办园就不发展了,或者是遏制它的发展,不是这个意思是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使各类幼儿园都得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学前教育的愿望要求。我给大家做一个这样的解释。
关于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第一,从国家的《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来讲,目前只规定了我们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坚持这个法律的规定。第二,从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现在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还不具备这样的现实条件。义务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保障、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种基础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尤其是艰苦边远贫困地区,我们的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解决义务教育的问题仍然还在路上,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讲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也给大家做一个交代。谢谢。
续梅:
我们继续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
谢谢,我是澎湃新闻的记者,有个问题要问到吕司长,《若干意见》要求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者是普惠性民办园,目前很多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即使有配套园也有很多是非普惠性的,对落实这一政策,下一步有哪些举措。有些家长宁愿自己的孩子上更贵的幼儿园,如何保证普惠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谢谢。
吕玉刚:
小区配套园是我们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非常重要的渠道,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2010年发布的国十条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城镇小区应该按标准配建幼儿园,配建的幼儿园应该移交办成公办园或者是委托办成普惠性的民办园,这个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
通过这次的调研摸底来看,有相当一些地方,一些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存在着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或者说办成公办园或者是普惠性民办园不到位的实际问题。这次《意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范建设和移交办园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若干意见》明确要求2019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要制定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办法。现在我们知道有些省份或者有一些大的城市已经制定了小区配套园的建设以及移交的办法,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完善了,所以这次明确要求各省必须完善这个办法,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
特别强调要健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特别是教育部门在这里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包括规划的制定,包括竣工的验收,包括移交。现在很多地方有成熟的经验,小区配套幼儿园做的怎么样,今后能不能竣工验收,必须要经过教育部门签字画押认可,把移交做到位了,教育部门签了这个字,这个楼才能卖,要做到这个程度,发挥这样的作用,教育部门要履行相应的职责,要操这个心。
要做好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土地出让、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配套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了不交等问题要进行治理。在整改到位之前,文件明确提出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对过去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进行专项的治理,开展专项治理的文件,我们几个部门已经会签完毕,这个文件马上要下发,要部署各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省区市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要在明年年底前治理整改到位。我刚才讲了,我们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做了认真的调研、论证、研判、分析,对通过治理以后,使我们的一些小区幼儿园得到了回收或者移交办成公办园,通过这一系列的治理工作,能有效地补充公办资源、普惠性资源的不足,为我们基本实现普惠目标奠定重要的基础。我们下一步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实,建立部门的联动机制。我刚才讲了四个治理当中本身就包括这个治理。
续梅:
两位厅长和专家有没有补充?接下来我们继续提问。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意见》当中提出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职业影响力也要明显增强,知道像山东和贵州这样一些地区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已经开始发力,下一步教育部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还会在哪些地区作为工作的重点,哪些类型的教师会成为工作的重点,教师的待遇会有多大幅度的提升。
吕玉刚: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幼儿园教师问题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予以加强。教师是我们办好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当前我们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刚才的介绍中也讲了。一个是数量不足;第二是待遇保障的政策机制不健全;第三是我们的素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次的文件对解决教师队伍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中央发了四号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做了全面的部署。四号文件本身也包括学前教育队伍建设问题,这次的《若干意见》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上,针对当前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亟待迫切解决的突出问题予以突出的强调。一个是强调教师的数量供给补充问题。这是办学前教育一个基本的保障,办幼儿园总要有老师,没有老师就无从谈起,这是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所以必须保障科学保教工作的基本需求,我们不叫过高要求,是满足基本需求,必须配足配齐教职工。按照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国外的经验,学前教育每班按两教一保的配备标准,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这次文件特别强调要严格依标配备教师,满足保教工作的基本需求,包括公办园,包括民办园,都应该配足配齐教职工,这是特别要强调的。
第二要解决教师待遇问题。由于我们的编制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现在公办园存在着编制内、编制外的问题,编制内的老师待遇基本上有保障,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整个教师队伍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是编制外的老师和编制内的老师相比较,待遇差距在有些地方比较大,还没有做到同工同酬。这次文件特别提出要统筹工资收入分配政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同样的老师、同样层次的老师的收入待遇、基本政策应该是一样的,这是一个统筹。
第二个统筹经费渠道。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老师的身份不同,导致我们一些老师工资的发放没有经费来源,这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进行统筹,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必须保证老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这是目标,这个要认真地去落实。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同时对民办园的问题要求要参照当地公办园相应教师的待遇收入水平确定民办园教师的待遇,什么意思?就是公办园教师拿多少钱,在民办园的教师工资水平应该大体相当。现在在一些民办园存在的高收费、低支出的问题,就把老师的工资压得很低,但是收费并不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这次必须解决,这也是保障我们民办园教师合法待遇的基本要求。
文件还对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险政策,住房公积金也提出了要求,就是足额、足项缴纳社会保险。应该说这些政策规定基本解决了教师收入待遇的政策保障问题,就是政策上已经明确了,下一步关键是落实,所以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同时,在解决教师的配备、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学保教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真正使幼儿在幼儿园得到科学保教,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良好期盼。
我就回答这些。
续梅:
我们继续提问。
南方都市报记者:
您好,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若干意见》里第24条对遏制民办园的过度逐利行为进行了一些规定,当天晚上就有幼儿园企业因此受此影响股票大跌,请问对此怎么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观点认为《意见》里释放出来的信号和此前的政策不太一样。比如说像《民办教育促进法》里提出的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教育领域的,观点认为这是一对矛盾,你怎么看?还有一个问题想了解一下在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未来民办园将如何发展,已经上市的民办园会有什么新的转变,谢谢。
吕玉刚:
这个问题请姜司长回答。
姜瑾:
这个文件的24条社会关注热点之一,大家都知道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这次《若干意见》把学前教育放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强调办好学前教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
刚才吕司长也讲到了,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这是我们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遵循,也是我们这次文件里面重大政策的一个基本的逻辑出发点和基本遵循。从学前教育公益性的根本属性出发,办幼儿园就不是办企业,办幼儿园如果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学前教育公益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坚守的是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应该把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把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来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这是这次我们这个文件从这样一个定位出发,对于近些年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过度逐利的行为和乱象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性的规定和要求。我想这些要求实际上并不是为了限制民办教育的发展,而是对于现在经营民办幼儿园和管理民办的幼儿园到底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要规范地做,提出一个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划出红线,明晰底线,这样的目的是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理性的投资,引导依法依规来办园。
大家也关注到了,除了这一条对于过度逐利行为的规定以外,实际上在第五条和第九条,对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第九条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在2019年6月底前各省要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补助标准和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还有免除租金这些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这里面强调要科学地核定成本,在普惠性幼儿园科学核定成本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合理分担普惠性民办园的一些运转成本,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更好地提供普惠性服务。
另外政府对于普惠性民办园能够高质量地、优质的发展负有责任,所以里面提到了未来要通过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培训力度,包括加强指导,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质量。如果将来的财政资金应该和普惠民办园提供普惠学位的数量和办园质量相挂钩。换句话说,普惠性民办园提供的普惠性学位多,你的质量好,你还可以拿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
事实上,政府对于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这样一个政策是没有改变的。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抑制非理性的、快速扩张的冲动以后,能够有利于更多的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的人,来投资学前教育,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办学前教育,办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随着各级政府对于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可能有更多的民办园愿意接受政府的扶持来提供普惠性服务,所以从长久的角度来看,整个政策不会影响社会资金兴办学前教育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更有利于民办园的规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下一步过度逐利行为治理的工作,目前我们和相关的部门正在积极地沟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正在研究具体的对策。下一步我们将共同对相关的企业和幼儿园进行全面排查,针对不同的情况按照《意见》的要求分类提出一些治理的要求。具体的一些政策还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谢谢。
续梅: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
您好,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家长反映,一方面在学前教育进行减负,禁止在幼儿园教授拼音认字等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小学没有做到真正的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教了,但是入学之后老师教的非常快,家长只能送到课外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班,教育部对这个现象进行什么样的整治,对社会比较普遍的幼小衔接班、学前教育如何进行整治规范,谢谢。
姜瑾: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让广大家长焦心的问题,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小学化的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应试教育压力下延带来家长心理上的恐慌,很多家长担心别人的孩子都抢跑,我不抢跑我的孩子跟不上怎么办。包括一些商业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名义办了各种拔苗助长的课程和培训班,实际上是对学前教育小学化推波助澜,造成了现在小学化的问题禁而不止。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也还是比较严峻的,很多家长有很多担忧。
解决小学化的问题恐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还有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解决小学化问题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要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从幼儿园的角度,按照我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孩子进入幼儿园经过三年的时间,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游戏的过程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应该学会能够很好地倾听,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话,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的交流,通过和同伴和成人的交往,能够很好地和别人合作,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注意力和坚持性。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上发展上,也要为入小学做准备。有的家长认为提前学了小学的东西就是做准备了,那都不是根本性的准备。我们应该更多地引导我们的幼儿园根据孩子身心发展水平逐步地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做好科学的准备,而不是拔苗助长的准备。这是下一步我们对于幼儿园要更多地和专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一块儿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具体的指导,指导他们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做好全身心的入学准备。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做的。
从小学的角度,应该给孩子入学留出一定的过渡期,在孩子入学之初根据幼儿园的特点,在教学的进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能够更好地顺应学龄前孩子的特点,能够帮助孩子降低学习的坡度和难度,帮助孩子很好地度过这样一个过渡期。这是我们从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做好的双向准备,这个衔接能够科学协同,我觉得家长们的担心和顾虑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这些年在这方面很多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刚才张厅长也讲到,在治理小学化也有一些很好的做法。他们今年为了解决小学零起点的问题还专门出了文件,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加强教研指导,另一方面我们把各地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能够很好地宣传和推广出去。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好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
第二个做好校内校外的同步治理。对于小学来讲,我们必须要严格地落实零起点教学,必须严格地按照我们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进度来进行,必须纠正现在非零起点教学的做法和倾向。还有对校外培训机构和社会上商业机构以各种名义办的拔苗助长的一些辅导班,我们下一步要纳到校外培训机构的整体工作制度里,对于这些违规行为纳入培训机构的全面监管,纳到整个监管系统里去加大监管的力度。如果能够把小学零起点教学的问题解决了,把社会机构违规举办拔苗助长的辅导班问题解决了,就能够从根本上铲除小学化滋生的一些土壤,能够让家长真正安心、放心,不再去被迫加入抢跑的队伍里去。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转变家长的观念。对于幼儿园来讲,我们幼儿园教学的基本任务第一是促进孩子的发展,第二是指导家长。所以幼儿园要加强家园合作,要努力地和家长沟通交流,转变家长的观念,消除家长的顾虑,特别是更多地宣传小学化的危害。家长尽管也知道小学化对孩子终身发展带来的问题,但是也会被迫地卷入这样的行列中去。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从各地教育部门来讲,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家也知道我们从2012年起教育部设立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每年的5月20号-6月20号,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学前教育的理念、经验的宣传。
在各个教育阶段还没有一个教育阶段每年用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不同的主题进行宣传,包括动员了很多媒体做宣传月的宣传,每年有不同的主题,有一年我们针对幼小衔接做了宣传活动,下一步我们还要和各级教育部门一块儿加大宣传力度,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切实转变家长的观念,这样形成一个全社会都能够关心支持学前教育,坚守科学的理念,都能从对孩子终身发展负责任的角度关注孩子的成长氛围。如果能形成这样一个氛围,小学化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未来我们教育部门和专家,还是要更多地聚焦到一些解决基层幼儿园和小学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师的保教实践能力,特别要解决现在还有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不完善,玩教具缺乏,一个老师坐在那儿面对几十个孩子,没有玩具,不能游戏怎么办?只好教小学的内容。要全面地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的重视,这样能够改善现在的一些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保教质量相对还比较低的局面。通过这样一些综合举措,很好地解决小学化的问题。谢谢。
续梅:
这就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几个嘉宾在介绍他们时多次提到了这样一个目标。到2020年,总入学率达到85%,包容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本文件中规定了这一点。到2035年,我们将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具包容性和更好的学前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确实是一个紧张的时期,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我们的教育制度,需要有关各方,并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继续作出巨大努力,并以实地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和下一代,每个人都有义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