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策文件 >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

时间:2019-10-10 | 栏目:政策文件 | 点击: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续梅: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这也是我们2019年第三场“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我们的主题是“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今天一起来关注学前教育。2018年11月份的时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也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磅级的政策性文件。文件下发半年多来,各部门、各地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我们今天要向大家进行集中介绍,同时我们延续了“1+1”的形式,这场发布会之后,我们组织各位记者朋友实地采访北京三家幼儿园,请记者朋友们能够和园长、学前教育的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副司长姜瑾,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付琳,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副主任苏俊山。下面我们先请吕玉刚司长介绍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总体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今天我们再次见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得到我们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对中央的文件做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为营造我们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在这里,我特别代表基础教育司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感谢部里的新闻办和北京市教委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新闻办组织媒体作了全方位深入的报道,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所以今天这场发布会,重点是宣传推广北京的经验,介绍北京的情况。在他们介绍之前,我先把面上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2018年1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中发〔2018〕39号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时代、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这两个文件印发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各地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扩资源、调结构、增普惠、建机制、提质量,扎扎实实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第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解读。教育部党组在《人民日报》刊发题为“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盼”的文章,号召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接受记者专题重点解读、组织采访团挖掘典型、组织专家撰写文章深入剖析等方式,在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对《若干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大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宣传解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做了深入报道。同时,教育部在教育厅厅长班、市县教育局长班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政策解读,并组织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研讨会,对各省(区、市)基础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专题研究培训,推动各地抓好贯彻落实。通过以上宣传工作,在教育战线凝聚了广泛共识,获得了社会的积极关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部署专项治理。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部署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使用不到位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通知》印发后,教育部会同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治理工作座谈会,宣传解读政策,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强调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坚持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不动摇、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的决心不动摇,即“三个不动摇”,推动各地认真摸排,从各地实际出发、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的原则,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治理工作。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针对有的自媒体对有关政策的严重误读也做了及时回应和解释宣传。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投入150亿,2019年在此基础上提高到168.5亿元,支持各地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工程,2019年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11个省(区、市)开展试点,引导激励地方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幼儿园园舍建设,有效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四是加快立法进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制订《学前教育法》列入重点推进项目。教育部专门组建立法起草小组,组织专家研究论证、进行国际比较,开展立法专题研究,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第二,各地贯彻落实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高度重视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2019年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重点工作项目,并在年度工作会上作了全面部署。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研究制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目前,北京市、河北省已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北、吉林、福建、山东、河南、陕西、重庆、贵州、西藏、宁夏、新疆和兵团等12个省份已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吉林、黑龙江、天津、甘肃等6个省(区、市)实施意见、治理工作方案已经省深改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山西、四川、江苏、辽宁等11个省(区、市)实施意见及治理工作方案已报请省政府审议。其他省份也在抓紧研究制订过程中,许多省(区、市)已先行部署开展了小区配套幼儿园摸排治理工作。

各省(区、市)在认真谋划制订总体实施意见和治理方案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一是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北京通过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办园、以租代建等多种方式,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2018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超过3万个,2019年拟再新增学位3万个。天津2019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新增学位4万个。河北提出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每个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至少建成1所标准化幼儿园。山东2018-2020年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超过2000所,新增学位50万个以上。河南2019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0所,新增学位10万个。四川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2018年投入35.9亿元,新建幼儿园878所,新增幼儿园学位12.9万个;2019年规划投入44亿元,新建幼儿园838所,新增幼儿学位将达到13.4万个。

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和兵团出台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北京建立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对普惠性幼儿园,无论是公办、民办,政府的生均补助标准是一样的,家长缴纳的学费也是一样的,实现了办园标准统一、财政补助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教师待遇统一,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山东制定每生每年710元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惠及所有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河南建立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按照市属幼儿园每生每年5000元,县级以下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来核拨。重庆按照每生每年600-800元的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补助。

三是加强公办园教师编制补充。目前已有17个省(区、市)和兵团制订了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山东2018年加大公办园教师核编力度,有1700多所公办园新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充分挖掘现有编制资源,新增编制从改革管理、精简收回等待分配编制中调济解决,新核增编制6000余名。贵州建立公办园教师编制补充机制,2018年补充公办园在编教师近5000人,2019年将继续按这一规模补充公办园在编教师。

总体上,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锐意改革,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大力宣传推广,请媒体朋友们加大采访宣传力度。今天这次新闻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教委和昌平、朝阳两个区教委的负责同志集中介绍北京市的经验,下午将组织新闻采访团到北京进行实地采访,深入报道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三,关于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写好“奋进之笔”,交出满意答卷。一是积极推动各省(区、市)抓紧出台实施意见和治理工作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也就是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推动各地积极稳妥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建立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台账,推进分类进行整改,坚决扭住不放,切实抓好落实。报送系统我们已经部署,各地正在陆续做好填报工作。三是开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攻坚行动,推动各地完善布局规划,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四是教育部将会同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通过会议推进、典型交流、宣传推广、督导检查等多种途径推进贯彻落实工作。五是加快制订学前教育法,在深入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学前教育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教育部将连续安排一系列活动,来宣传推广各地的经验,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多多关注,支持学前教育,深入报道各地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营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良好氛围。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玉刚司长,下面请冯主任介绍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做法。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经验。(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 冯洪荣: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多年来对北京教育事业的关注、理解、支持和帮助,也感谢教育部给北京的学前教育工作有个汇报的机会。今天我主要从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普惠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方面作一个汇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定位,进一步强调了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朝着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方向发展学前教育。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有独立法人幼儿园1657所,在园幼儿45万,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28.32万人,占比63%,民办园在园幼儿16.68万人,占比37%。随着人口高峰到来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等多种因素,未来几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仍然存在缺口,特别是普惠性学位供给还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为此,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定办好学前教育的决心。加强政府统筹和保障,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实现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质量标准统一、价格标准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教师待遇统一”,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多措并举,扩增普惠性学位资源。

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是普惠制,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举办。普惠制是政策导向,只要符合办园条件,所有办园主体都可以自愿选择办,所有办园形式都可以办,政府不包办,也不强制办。北京市在保护存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内外挖潜,不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按照国家要求,公办园儿童占50%以上,目前北京市已经达到63%,到2020年的时候,确保这个任务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我们的问题是要增加普惠,我们要调动全社会资源,来增加普惠性资源,这一点请大家特别关注一下。

一是在城区盘活存量,优化资源,增加学前教育学位。比如中关村地区,政府支持中科院持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中科院一次性投入3100万元,将一所闲置的办公楼改建成一所幼儿园,市区两级财政将保障这个幼儿园的常态运行。

二是在学位矛盾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通过自办、委托或合作等多种创新形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比如为解决温泉镇“入园难”的问题,温泉镇政府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探索了由镇农工商总公司出资建设、镇政府支付租金、区教委运营管理的三方合作新模式,一次性投入了8000万,建成了一所优质普惠幼儿园,它的后续保障运行是由市区财政来做。

三是提高市级财政对其他国有单位办园的补贴力度,大力支持其他国有单位办园。比如,中华全国总工会通过央地合作,办了一所幼儿园,园所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已经投入使用,所有这些办园,只要办成普惠,这些企事业机关单位在完成一次性投入之后,剩下的由市区两级政府来保障持续运行。

第二,加大扶持,完善普惠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为了实现“四个统一”的目标,北京市以普惠性服务及办园质量合格为标准,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对于所有普惠性幼儿园,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提供安全的、有质量的教育,经过我们质量的评估,都纳入生均补助一次性扩学位补助和租金补助,并对于由非普惠幼儿园转为普惠幼儿园的,还给一次性奖励。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由3%提高到10%。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扶持幼儿园转换为普惠幼儿园的案例。朝阳区春宇幼儿园是一所小区配套园,原来收费是1999一个月。现在转成普惠性幼儿园后,对老百姓收费是750,市级层面每生每月补贴1000,区级每生每月补助了600,相当于生均收入每月是2350元。此外,转普后,幼儿园还得到了一次性转普奖补、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经费、专项教研经费。这个幼儿园反馈,转成普惠以后,幼儿园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工作积极性、园所条件、经费都比以前充足了,专业发展能力获得很大的提高,当然老百姓是更高兴了。像这样的例子,因为今天下午大家还要实地去看,一会儿他们两个区还有很多情况可以做介绍。

二是明确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今年初,北京市出台了《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了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范围、申报条件、认定程序、退出机制、保障支持和日常监管要求。尤其是明确提出了普惠性幼儿园用于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占保教费收入和财政生均定额补助之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这一规定对于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园所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督促普惠政策落地。市级建立了普惠性幼儿园补助项目进展台账,督促各区落实相关补助政策。根据台账进展情况,及时督查解决问题,同时设置普惠性幼儿园质量发展奖和区政府普惠工作奖,确保普惠政策在各区落地见效。

第三,加强管理,促进安全规范发展。

北京市已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明确幼儿园安全规范发展。

一是健全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包括完善幼儿园安全技防系统,确保实现监控探头在园内全覆盖,监控系统视频保存30天以上,并要做到有专人值守;建立健全幼儿园日常巡查制度、法治副园长制度等一系列安全制度,要求幼儿园在看护幼儿时,一般要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同时建立教育、公安等部门处置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幼儿安全。

二是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去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学前教育专职督查队伍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市里批准了100多个事业编制,组成了市区两级学前教育专职督查队伍,这支队伍专门就是督查幼儿园的。分组分片,每月对所包干的责任片全面巡查一次,对幼儿园进行全覆盖日常巡检。同时,全面实施了幼儿园责任挂牌督学,因为挂牌督学是兼职的,督查队伍是专职的,专兼职形成合力,对幼儿园定期进行巡检、巡查和督导。专兼职结合,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跟踪督促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在加强对普惠幼儿园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各区将向社会公布普惠性幼儿园名单、财政支持经费标准名单,接受社会监督。我们也欢迎大家一起来督促普惠性幼儿园规范发展。

第四,聚焦质量,确保普惠不降质。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市学前教育的重点努力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质量。

一是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转岗培训和招聘力度、扩大市属高校学前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招聘非学前专业京籍本科毕业生委托培养的方式补足短期缺口;通过京籍毕业生“专升本”和初中毕业生“3+2”培养项目解决中长期缺口。已经完成一轮全员轮训,培训覆盖了本市各类幼儿园,培训对象除了在岗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员,还包括幼儿园保健医、厨师、保安、保洁员等,全市共计9.4万教职工人员参加了培训,加强幼儿园教师工作准入和考核管理,坚持将师德放在首位,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二是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推进北京市学前教育教研全覆盖项目,构建市、区、园三级教研共同体网络,区域内教研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区域之间教研手拉手,充分发挥教研对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推动全市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三是健全质量评估体系。我们制定了针对全市各类幼儿园《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试行)》,这个办法整合了当前市级对幼儿园的各类评估项目,实现多标合一。打通了质量评估结果的使用方式,为政府决策、监督管理、实施奖惩等提供科学依据,一标多用。同时引入社会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质量评价,逐步实现管与评的分离,促进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关注师幼互动,关注家园共育,注重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实施科学保教。

目前,北京市各项政策都在积极推进完善和落实中,面临增学位、扩普惠、强管理、提质量的多重任务,这是当前学前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四重任务同步到来,因此非常繁重。

市学前教育正在补短板、强保障、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需要各个方面、包括各位媒体给予支持和关心。教育是孩子的事业,学前教育是小孩的事业,因此要有耐心,要有爱心。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一切困难,改革创新,不懈努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冯主任,下面请付琳主任介绍朝阳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具体做法。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付琳介绍朝阳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具体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付琳: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朝阳学前教育的关注。

朝阳区是北京市城六区当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同时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化程度高,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也比较多的一个城区。这样一个区域的特点体现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朝阳的学前教育整体来看,规模大、数量多、类型多,同时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同时,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朝阳区新建小区增多,育龄人口增多,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及区外人口持续导入的多重压力下,目前我们朝阳区学前教育集中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为了更好满足我们居民百姓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这两年我们坚持公益普惠发展方向,在构建朝阳学前教育新格局方面,着力开展了一些工作,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多措并举,扩充资源,大力缓解“入园难”的问题。

我们在科学测算、精准布局、结构均衡的工作基础上,采用了“建、收、扩、租”等方式,努力扩充学前教育学位。

一是解决好学前教育配套的新建和移交问题。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标准,做好新建住宅小区学前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移交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是挖潜各类资源增加学前教育学位。充分挖掘已有幼儿园内部空间资源,通过内部改扩建、压缩办公用房、提高公共教室利用率等方式对幼儿园进行扩班。也鼓励街乡利用各种腾退空间自办或者委托开办学前教育。同时鼓励区域内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单位内部资源开办幼儿园。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扩充学前教育资源。采取以租代建、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学位供给,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优化民办园的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努力扩增学位。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2018年累计新增学位将近1万个,基本完成了当年的学位扩增任务,也满足了当年新增百姓的入园需求。

第二,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全力破解“入园贵”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普惠性资源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占比,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均衡化,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扩总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通过扩大增量幼儿园普惠供给,提高存量幼儿园普惠比例,来努力满足百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

一是加大学前教育配套治理力度。基本上按照配套资源必须办、国有资源推动办、社会资源鼓励办、腾退资源恢复办、现有资源扩充办、挖掘资源创新办,平衡结构统筹办的工作思路,确保我们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各种国有集体资源均开办或者转制为普惠性幼儿园。

二是探索体制改革,在人员编制受限、无法新增政府办园的情况下,支持教委直属事业单位以“名园办分园”“一园多址”的模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2018年朝阳区新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收回以后全部办成了由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举办的普惠性幼儿园。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出台补贴办法,完善投入机制。在使用好市级学前教育专项补贴基础上,制定《朝阳区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补贴标准和范围,为普惠性幼儿园在日常运转、安全达标、场地租金、质量提升方面又给予支持和保障。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对于新建普惠性幼儿园一次性扩学位补助北京市每生每年1万元的基础上,朝阳区再给予5000元每生的补贴。在生均政策补贴上,在北京市每生每月1000元的基础上,朝阳区再给予400-700元每生每月的补助。对于租金的补贴,在市级每天每平米5块钱的基础之上,朝阳区由给予每天每平米2块钱的租金补贴,这样新增了民办幼儿园普惠补贴,鼓励了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也保障了他们的办园质量。同时,在新增民办普惠幼儿园补贴局部入园紧张地区鼓励开设普惠班,并参照市区的补助标准由区级给予学位补贴、租金补贴和生均定额补贴。

四是在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方面,加大力度,确保普惠落实到位,规范拨付程序,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过程性资金使用监管,同时也加强财政监管检查的力度,依法执行财经纪律。

第三,提升供给质量,促进内涵发展,解决“入好园”的问题。

为确保幼儿园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朝阳区通过积极构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家园共育良好氛围等措施,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一是全面规范办园行为,提升育人品质。推进管办评分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三年一个周期对全区各类型幼儿园开展质量评估,形成了全面评估+集中指导、分类评估+专题指导、组内评估+个别指导”的评估机制,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采用定点代培、定向培养等方式,弥补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同时实施优秀人才引进项目,通过为幼儿园教师提供集体宿舍、租房补贴、成长平台等途径,增强新入职教师归属感,吸引并培养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同时将所有社会力量办园在职一线教师全部纳入继续教育平台,解决了其专业学习和发展、职称评定的后顾之忧。朝阳区将所有公办民办教师统一纳入职称评定,骨干评选和考核奖励,评定结果计入成长档案,由所在幼儿园落实相应待遇,我们同时给予幼儿园一定的鼓励和奖励,使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有所增强。

三是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育儿环境,实现全区注册幼儿园家委会全覆盖,完善家长开放制度,建立幼儿园重大事项向家长通报制度,健全家园双向反馈机制,建立起尊重、友好、互信的家园关系。

朝阳区这些年在政府主导下,主要围绕着公益普惠的方向,形成了多元的学前教育供给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其他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我们也将继续深入贯彻全国全市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文件精神,砥砺前行。最后感谢大家对朝阳区学前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续梅:

谢谢付主任,最后请苏俊山主任介绍昌平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具体做法。

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副主任苏俊山介绍昌平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具体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副主任 苏俊山:

首先代表昌平区教委感谢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昌平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教育部、北京市教委能给昌平区教育这样一个汇报交流的机会。

昌平区坐落在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的面积大区,也是一个人口大区。昌平区整个发展尚处于城市化进程发展当中,所以学前教育就出现了需求多、需求高、压力大、欠账多、底子薄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两城一区的地区,比如说回天地区、昌平新城和未来科学城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公共服务配套发展出现了不太平衡、不太充分的问题,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

昌平区教委在市教委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迎难而上,统筹各方力量,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从根本上缓解入园难问题。我们本着深挖存量、开放增量的办法,2018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增加学位2250个,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2019年将新增6所幼儿园,增加学位2300个;同时事实《回天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回天地区”入园矛盾,开工建设8所幼儿园。

二是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提高普惠率。2018年,我们把所有移交给教委的幼儿园全部于同年9月完成了转普工作,转为普惠园。同时,完成了天通苑教育配套10所幼儿园移交整改工作,并且于去年11月全部实施普惠性收费。园所保教费由原来的每月2000-6800元不等,降到了每月600-750元,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改革的获得感。至此,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到116所,普惠率74%。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9年,我区还将坚决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强化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逐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规模和占比。

三是优化学前教育结构,统筹资源均衡发展。截止2018年底,昌平区引进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北师大、首师大、棉花胡同幼儿园和北京市六幼等六所名园在北京市开办分园。2019年,我们还将引进清华大学附属学校也就是清华附小和清华附中,在他们两个学校当中,开办附属幼儿园,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新开办的这两所幼儿园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开园。另外,昌平区还有北京市示范幼儿园8所,市一级一类幼儿园36所,优质教育资源站比37%。为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我们采取了名园办分园,补充个别区域公办园数量少的问题。比如说北七家地区今年9月将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2018年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开展了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培训全员覆盖。同时我们也利用市区和本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城镇与农村、公办与民办的手拉手帮扶关系,实现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和共治,带动园所共同发展。为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不足问题,我们还委托第三方将公办园当中的保育、后勤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由政府拨款支付教职工资和培训费用,与同期新入职的在职教师资金收入持平。2019年,我们将以每月一训的形式,开展幼儿园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分层培训。同时,我区还将继续保证和改善学前教师的待遇问题。

五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我们采取专职督查和责任督学交替督导方式,保证每月开展两次督查督导,将督查、督导结果与幼儿园年检考核挂钩,与办园质量评估相挂钩,与学年绩效评价相挂钩,督导结果作为实时动态监管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委托第三方就财务问题进行专门的督导。再次感谢媒体朋友对昌平学前教育的支持,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苏主任,几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接受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南方都市报记者:

今年初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印发之后,我们关注到,这个文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想问一下吕司长,接下来这项工作有没有进一步工作安排?谢谢。

吕玉刚:

谢谢南方都市报记者。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专项治理,是中发39号文件做出的重大部署。在今年元旦后,以国办的名义正式发了这个专项治理的通知。我这里特别想说一下,小区配套幼儿园是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应该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2010年出台的国十条文件当中,当时就已经明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并且进行移交,办成公办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也就是说,既要建,还要交,还要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这个普惠性幼儿园,既包括公办园,也包括普惠性的民办园。

现在做这项工作,实际上是针对过去有一些地方对“国十条”这条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也就是《通知》当中提出的存在着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的这四个突出问题来进行治理,实际上是对原有政策的进一步推进落实。

这个《通知》下发以后,有个别自媒体产生了一些严重的误读,说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会导致“民办园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从“国十条”到中发39号文件都一再、一贯强调,国家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并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从现实的情况看,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力量,来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统筹各类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所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是国家一贯坚持的政策导向,这个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也不存在“民办园要退出历史舞台”这个问题。

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使用,是一举多得的惠民政策。解决小区配套园普惠性使用问题,既可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又可以提高普惠水平,还可以解决送孩子入园远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问题,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政策。但是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所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在国办下发的《通知》当中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发39号文件和国办这个《通知》的有关规定要求,我们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坚持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不动摇,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的决心不动摇,也就是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好,满足老百姓入园的要求,同时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要做好这项工作,第一是要摸清底数,因为这跨越了很长的时间,要把底数弄清楚。所以我们这项治理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以县为单位,对每个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进行摸排。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填报系统,以县为单位,逐一填报这个系统,全面摸排,掌握每个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情况,对每小区配套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列个清单,建立台账。在这个基础上,从各地实际出发,因为各地的政策不一样,过去的历史情况不一样,从实际出发,“一园一案”“一事一议”,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这是第二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园逐区进行整改。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将会同住建部加强对工作的指导,认真分析各地摸排情况、存在的问题,对共性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和指导。

第二是总结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按照原来的工作计划要求,4月底前要完成摸排工作,我们计划在5月份召开一次治理整改的推进会,摸排工作已经完成了,情况已经清楚了,为有针对性地推进整改工作,我们将召开一次推进会,部署各地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之后,还将组织专项督导检查,检查各地治理整改情况,是不是落实到位了,该整改的是不是整改完了,加大这方面的监督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对一些履职不到位的问题要进行约谈、问责,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把好事做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入园的需要。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要提问冯主任。第一个问题,北京市提出的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四个统一”的发展目标令人鼓舞,财政补助的力度也很大,但最近有媒体报出,有个别幼儿园在拿到财政补助的同时,还以各种名义另行收费,影响了普惠的实施效果,请问冯主任,北京市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针对普惠实效开展监管。第二个问题,我注意到您刚才介绍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比例由3%提高到10%,请问这个比例是否将持续下去?另外,这么大的提升幅度,是否会对财政支出带来一定的压力,北京市是怎么解决的?谢谢。

冯洪荣:

谢谢你提了非常好的问题。北京市是在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教育部的部署安排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过程当中。目前,北京市的普惠性幼儿园是以公办园为主体,公办园占比在60%-70%,所以民办普惠幼儿园的比例,大概我们需要鼓励10%-20%的结构。从2018年开始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的推进力度就比较大了。所以大家已经关注到,我们实施了“四个统一”。这“四个统一”难度是比较大的,其中有“三个统一”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是质量标准统一,一把尺子量到地;二是收费统一,只要是普惠性幼儿园,跟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是一样的;三是奖补标准统一,去年还是两档,现在全是一档。最后要攻的就是不管是公办、民办,只要是普惠性幼儿园,在同类型里,一定要把教师待遇统一起来,要逐步缩小差距。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下了大的力气,包括这次我们对普惠性幼儿园政策里面第一次写出来,财政支持的钱和收的保育费的70%以上要用于教职工,这一点就是督促幼儿园要提高教师待遇工资,最终要实现第四个“教师待遇统一”,因为第四个带有根本性,对整个学前行业来说是具有根本性的东西。这“四个统一”我们从去年开始起就开始实施,当然要完全达到保障“四个统一”的机制,我们觉得还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标准还是动态调整的,会优化。

在初步实施的第一年过程中,跟你刚才提到的一样,原来是民办园转为普惠园的确实存在增加了一些其他费用的现象。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进行了排查,查处了个别幼儿园。并且已经让社会曝光了。发现一起,我们肯定要严肃查处,而且曝光,这是第一个已经做的工作。

第二,我们对全市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进一步明确了收费标准和要求。因为普惠性幼儿园是个新生事物,它本身不是一种类型,只是政府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设置的一个标准框子,它不是一个类型的幼儿园。但是什么叫普惠?就是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老百姓放心。在推进普惠过程当中,在收费过程中确实有打模糊地带的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对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惠性幼儿园,统一提出明确的收费标准和要求,要求自查整改,目前这个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第三,我们每月的巡查和督查队伍,把幼儿园收费问题、家长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月巡查。所以涉及到每个幼儿园的类似问题,都要建立问题台账清单,上个月发现的问题,这个月去先查解决没解决,持续跟踪,直至解决为止。在收费,包括财政补助制度、经费使用、质量安全等方面,每月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目前因为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民办,这些幼儿园按“四个统一”目标推进之后,大家可以体会,实际上未来它跟公办没太大差别,无非就是编制比例的差别。因为从财政补助、奖励、保障运行、教师和对老百姓的服务来说,没有根本性差别,只是一个方式性差别。我们下一步要研究普惠性幼儿园全面管理制度,按纯民办管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下一步正在研究,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全面管理的办法,这个办法包括了幼儿园的招生、收费、支出结构比例、教育质量、安全、财政制度、财务监管等,这个制度我们正在研究当中。

第二个问题,关于你问到的北京市的保障问题。我给大家算一笔账,今天学前教育的财政实际上是个补课的阶段。因为体制原因,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例、保障机制不是很完善、不是很健全,但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学前教育是重大民生,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来解决问题,财政加大比例是必然的要求、应有之义。多少合适?我们觉得应该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就目前来说,跟大家算一笔账,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三年,义务教育九年,这是12年,高中教育三年,这是15年,学前教育的数量占比是1/5。而根据初步匡算,学前教育的生均培养费用和基础教育相比,大概一半左右。那就意味着,这里一半,那儿1/5,大家算笔账,如果学前教育相对数占了当地整个基础教育经费的1/10,是它应该合理保障的比例,如果这个保障比例做到了,其实我们学前教育的保障就回到了它的基本定位。北京市从这几年加大投入以后,确定在10%以上,其实就是把蛋糕比例切到它应有的位置,设置它科学结构合理的地方,因此这个比例是保障学前持续按照公益普惠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点,我们觉得,北京会坚定不移,持续推进下去,以保障学前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冯主任,我们注意到,您刚才提到未来几年北京市入园压力比较大,请问今年新增3万个学位,如何具体落实呢?第二,请问付琳主任,朝阳区是城六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国际程度最高、流动人口也最多的地区,在人口快速流动的情况下,朝阳区怎么保障扩学位增普惠能够持续平稳推进呢?谢谢。

冯洪荣:

谢谢。北京解决学前入园难的问题,是按照三期计划的总体在进行,也就是到2020年,北京要初步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在此之前,从2018年起,我们对三年计划台账进行了分布,各区已经非常明确,2018年完成了新增3万个学位的任务。2019、2020年的任务,我们按照同步下达、同步分配的方式在进行,目前已经都在台账上,都在推进当中。我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四条:

第一条,主体要多元。就是办幼儿园的主体要多元,我们有教育部门办园,还有其他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他们是提供普惠服务的主体,然后鼓励其他形式办园。当然这里我们明确讲,幼儿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府必须保障公办和普惠幼儿园的绝大多数,当然也鼓励其他类型的幼儿园,根据自己投资办也好、捐资办也好、出资办也好,办各种类型,特色化、差异化的幼儿园,满足社会的需要。当然这个支持我们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分类改革的要求来进行支持。这是一个,主体多元,政府并不包办,要激活社会。

第二条,形式多样。当前看,学前教育需要构建更加丰富的供给方式,过去我们的供给方式比较单一,几年来我们在改革过程当中,让学前办园方式多样化。在过去一般规模标准办园的基础上,形成了小规模办园的要求,比如四个班以下的。通过实际情况,我们又挖掘形成了分址分部,还有一些其实办得挺好,就是更小规模的社区办园点。也就是说,从标准园到小规模园,到分址分部,再到点,我们形式多样。我明确说,只要是提供普惠性的,不管是小规模园、址、分布、点,全都享受同等普惠扶持待遇,这是没有区别的,所有扶持政策一样。

第三条,加强了保障。政府要在这里起主导作用,在财政上调动社会各方面来保障,按照“四个统一”的目标逐步推进。

第四条,强化抓落实。落实的时候,第一个是把台账建立起来,第二个是随时调度。我们跟相关部门,包括财政、发改、建委等相关部门,随时调度各个区,当出现体制机制等障碍时,去推进解决,下沉到一线,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把这个纳入了各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纳入了我们对区、对园的奖励补助的要求。通过这四个方面,来推进三期计划,一期一期落实,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地解决,去逐步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

付琳: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围绕咱们朝阳区学前教育总量大、发展快、层次多的特点,就向为您刚才讲的,如何保障推进学前教育扩学位、增普惠的任务能够持续平稳地完成,并且保持学前教育持续平稳的发展,也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概括起来,我想可以从三个保障方面来回答:第一,机制的保障。第二,措施的保障。第三,制度的保障。

第一,从机制保障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个区级的统筹联动机制,发挥我们朝阳区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来协调解决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

二是我们形成了督查考核的区级机制。在具体推进学前教育过程当中,把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部门完成的教育工作的情况都纳入到了区一级督查考核工作当中。

三是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了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特别是刚才我也介绍到,在用好市级财政经费的基础上,我们按照不低于50%的配比额度,出台了区级学前教育财政资金的补助政策。同时我们也增加了一些专项补助,比如说,幼儿园安全修缮、质量提升、教科研、师资培训等一些专项资金补助,来确保我们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从这几年来看,我们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上涨,今年比去年增长超过50%,保持了较高的资金投入态势。

第二,从措施保障方面,从刚才介绍的一系列措施之外,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具体措施,来推进扩学位、增普惠任务的落地。

一是加大学前教育配套的收缴力度。2018年我们新建的7所配套幼儿园全部都到位,开办成幼儿园,收回了一所欠配的幼儿园,也全部都开园。2019年将新建9所配套幼儿园,也全部都在按照程序推进,确保2019年开园。

二是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对现有的园所扩班。2018年有5所幼儿园进行了空间改造,扩增了10个班,2019年又将有5所幼儿园进一步改扩建,增加学位供给。

三是利用街乡的腾退空间,举办或者委托办成幼儿园。今年我们将新开两所乡村办园。

四是优化民办园审批程序,加快新开园审批进度。2018年新审批的幼儿园16所,2019年目前已经完成了5所幼儿园的审批。

第三,制度保障。围绕着我们双普目标的实现,以及扩学位、增普惠这样的任务的落地,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学前教育任务的完成。比如说从规范教育配套资源的使用方面,制定了区级配套幼儿园委托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在幼儿园审核准入方面,我们完善了民办幼儿园的行政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在师资保障方面,我们制定了临时聘用教师工作办法和员额制聘用教师的管理办法。在安全监管方面,制定了幼儿园视频监控管理办法。在普惠性学位的提供、鼓励方面,我们制定了朝阳区教委所属部门举办公办性幼儿园的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为我们加强学前教育监管服务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通过以上机制保障、措施保障和制度保障这样一些保障措施的实施,我们从2018年到2020年这三年期间,也就是三期行动计划期间,以及在今后工作期间,我们将按照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具体工作措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来持续推动我们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努力实现普及普惠的发展目标。

谢谢。

续梅:

时间关系,我们再问一个问题。

北京电视台记者:

想提问给苏主任。刚才您介绍了一个数字,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您说实施普惠性收费以后,是从每月2000-6800元不等降到每月600-750元不等,这个降费幅度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我们想了解一下,在这个降幅的背后,我们政府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让他们不担心我们普惠幼儿园的质量会下降?谢谢。

苏俊山:

谢谢您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可能也是整个社会和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在这个问题当中,可能有个隐性的结论,老百姓常说的,“贵的可能就是最好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冯小刚导演有个电影,其中有个角色,有句台词,“不买最好,但买最贵”,这个词跟那个有点相近的意思。我们改进以后,其实真的没有降低标准。举个例子,天通苑,大家都知道“回天地区”,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天通苑接收了10所幼儿园,接收以后,它的降费刚才我在介绍当中已经说了,降到了700多块钱,我们这10所园里1所办成了公办园,那9所是普惠性民办园。这些园中,有7所园按照专家的评审,被评为一级幼儿园。

为什么贵呢?我个人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是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以后,资本的特点是快进快出,它是为了一些逐利的行为来出现的,所以它要拿到一个投入回报。我们把这些幼儿园收归政府管理以后,政府办的是公益事业,资本所要求的回报没有了。我查了一下,回龙观有个幼儿园,这部分钱占到了它20%。第二是房租的问题,政府不可能收他房租费的,我们也大概算了一下,大概占了20%,一年90万。免掉这两项,他原来投入的园所运营,就是教育教学这块的钱数也只占总收入的60%,跟我们普惠以后收的700多块钱加上政府补贴的应该是相当的。

但是老百姓说有贵才觉得是好的幼儿园,我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说一句,什么叫做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我母校的老师顾明远先生有句话,叫做“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所以我觉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有三个方面标准:一是看他是否落实了教育部提出的“纲要”和“指南”的要求。二是是否组织了我们的幼儿在幼儿园里面开展社会、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活动,因为这是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教育过程。三是这个幼儿园里面是否为孩子将来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学校提供了学习的兴趣。他要是没兴趣,对社会不感兴趣,对自然不感兴趣,对学校不感兴趣,那么我们的学前教育应该是失败的,是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这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讲,我的一个理解。

就昌平区来讲,为了保证普惠园降价不降质,我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提高教师待遇,这个主要是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教委提出来的,补贴当中70%要用于教师的补贴和工资。我调研了一下天通苑幼儿园,通过这一项政策,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截止到现在,工资从去年开始提高了20%-30%,也就是基本上500-1000块钱左右,达到了4500-5000的标准,原来比这个低。因为昌平也不是非常现代的一个地区,它的工资相对低一点。

第二,我们加大了对普惠幼儿园干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促进内涵发展,尤其在2019年,我们制定了所有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计划,包括公办园、民办园等等,采取每月一训的形式,来培养这支队伍,在管理、安全、保教水平等方面进行培训。

第三,我们加大了教研力度,这是我们借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做法。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教研制度,区域之间的教研,加上校本教研,是支撑我们义务教育很大的力量,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我们把这个工作也挪到学前教育领域,为了提高办园水平,结合昌平区的多元办学的形式,我们采取了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建立了区、片、园所的三级联动,实现了园本教研的全覆盖,而且还制定了昌平区学前教育全覆盖的工作方案,成立18个连片教研组,从强弱结合、地域兼容、类型整合的角度,来实现横向的交流互动、纵向的推动引领。

第四,我们采取多途径扩大优质园的比例。一是引进名园,刚才介绍的时候,已经向各位记者朋友们介绍过了。二是回天地区,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为回天地区10所幼儿园与北京城区10所幼儿园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以提高这一地区幼儿园办园质量。

第五,加大监督监管力度。我在介绍的时候也已经说了,我们采取每月至少两次监督管理,这个监督是采取责任督学和专职督学交替进行,保证有一个督学在这个园里。这个监督除了监督入园问题、安全问题、办园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等,还监督整个园所在动态过程当中的管理办法。比如现在落实了70%,后面是不是持续?效果是不是彰显?他们提出来以后,拿到教委层面,拿到区委区政府的层面上研究解决。同时我们还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这些园所财务的使用和应用的一些情况,采取审计检查,确保我们教育部的政策,包括市教委的要求能够落实到位,来保证昌平区的普惠园降价不降质。

回答完毕,谢谢。

续梅:

感谢各位记者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因为我们紧接着要去采访,所以提问就到这里。今天我们重点是推介北京的经验,所以除了请来了朝阳和昌平的两位教育部门负责同志之外,我们实地采访的三所幼儿园是在东城和海淀,包括有机关办园,有企业办园,也有小区的配套幼儿园。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